观点

招牌故事:这和品牌故事有什么不同?

为了便于推广并赢得人们的认同,我们需要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真实的、包含战略信息的招牌故事。

我们总是花很多时间谈论故事是什么,但是,究竟怎样算故事、而怎样才不算是故事呢?最近两年多来,我对故事在传播信息时起到的战略性作用深感兴趣,而“故事不是什么”已经成为一个严肃的形而上问题。我和女儿珍妮弗 (Jennifer Aaker) 就此进行了许多次耐心的讨论(当然,并不总是耐心的!)。珍妮弗是斯坦福商学院(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的教授,并且正好对叙事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什么是 VS. 什么不是 招牌故事

我们获得了一个概念上的突破:招牌故事并不等同于摆出一系列的事实。这个突破盲点的想法推动了我们的工作,并促使我写下新书《讲好一个招牌故事》(Creating Signature Stories)。我们对招牌故事的定义是,它是一段围绕“很久很久以前”展开的叙述。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拥有开头、中间和结尾的故事。它的发展顺序可以打乱,里面提及的事件、体验也可以或真或假,但它必须为故事中的每个元素和隐喻提供一个有系统的认知框架。同时,招牌故事也通常会以明确或隐晦的手法营造出某种情绪性,并提供具体可感的信息。

在我的定义里,招牌故事并非对事实的描述。它可以包含或讲述事实,但这应该体现在叙事的整体语境中。也就是说,招牌故事或许采用了某些事实,但它必须靠观众自行推断出来;事实也可以在叙事完成之后才出现,以更好地阐释故事并加强可信度;叙事也可以用来给已经展现的事实增加深度和意义。无论如何,事实本身并不构成一个故事。

为了说明这一点,想想那些急于把自家的品牌故事兜售给别人的主管们。他们通常会通过抛出以下几个问题来试图达到目的:

  • 品牌意义是什么?
  • 目标客户是谁?
  • 每个细分市场的价值定位是什么?
  • 这些定位的区别是什么?
  • 公司的价值观、核心项目或政策能如何具体、清晰地展现品牌特性

光靠事实,无法讲好招牌故事

要回答这些问题,几乎总是需要列出一长串事实清单。我们当然应该仔细阅读这些清单,毕竟事实为品牌愿景和商业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这都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而且,清单大多是清晰且以及易于传播的。乍一看,事实清单是一个有效率的品牌传播工具,但实际操作中,这常常是件困难甚至不可能的事情。原因仅仅是,没人对事实感兴趣。事实清单常被认为是无聊的且欠缺吸引力。它们看起来更像某种自我吹嘘,不够真诚,而且也难以和其它公司的事实清单区分开来。就算它们好不容易吸引了观众的兴趣,但也通常被认为是充满偏见、欠缺公正的的信息。

招牌故事能有力传达讯息

假设一个产品质量出过问题的公司向员工和客户宣称自己的首要任务是“新质量”,招来的可能只有冷漠和疑虑。以下这个真实故事能让你感受到招牌故事的力量:1984年,张瑞敏成为一家正在苦苦挣扎的中国电冰箱制造商的厂长。之后,这家工厂将改名为“海尔”。

某一天,一位顾客退回了一台出问题的冰箱,张瑞敏陪着客户一起检查了库存内共400台冰箱,发现大概20%的冰箱存在质量问题。在这决定性的一刻,张瑞敏立即要求将76台坏冰箱在厂区内一字排开,并请员工用大锤将其全部摧毁。这个戏剧性的决定改变了公司文化和声誉,继而促使海尔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家电制造商。这个故事成为海尔发家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时使用的一个大锤至今仍珍藏在公司办公室。


结语

精明的管理者应该努力讲好一个可信的品牌故事,一系列的事实将展现品牌的独特之处是如何回应了顾客的需求,并激励员工。接下来,管理者需要认识到,为了便于推广并赢得人们的认同,我们需要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真实的、包含战略信息的招牌故事。招牌故事的主角可以是创始人、员工或者客户,只要它能展现品牌的可信度,并且能让它更清晰、有趣、可信。而由于叙事能吸引注意力,转移掉人们可能提出的反驳,品牌故事也在某种程度上更有说服力。

如欲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查看我的新书《讲好一个招牌故事》。

观点

实现”让消费者着迷”的三个策略

如今的消费者很擅长将他们不感兴趣的成千上万个品牌抛之脑后。但对于他们最喜爱的品牌,他们的做法往往超过了一般“理性”的人。是什么让这些优秀的品牌(如常青品牌苹果和星巴克,或新贵品牌Stitch Fix 和Snap)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正如最新的Prophet品牌相关性指数TM所指出的,这些品牌均将不断寻找新的方式以吸引和取悦消费者作为自己的使命。我们把这些品牌叫做坚持不懈保持相关性的品牌。它们忠实于以下四大原则:让消费者着迷独特启发始终创新极度务实

在这篇博文中,我们来谈谈第一条原则:让消费者着迷。

这是消费者为王的世界,品牌要做的只能是去适应它

当下,消费者只会对迎合他们的品牌感兴趣。这不仅仅关乎买什么,也关乎怎样买;还要搞懂他们想要买什么,他们多想买以及他们想在何处买。他们只想购买那些“懂”他们的品牌。没能彻底贯彻以顾客为中心、“自外而内”的机制的品牌很有可能一夜之间就迅速被抛弃,由挑战者取代。

建立持续相关性品牌首先需要采取一种“让消费者着迷”的理念。这不仅仅需要广泛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同时需要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特别是要对消费者人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物怀有同理心,这意味着品牌不能仅局限于与消费者产生互动的狭窄地带。秉持着这个观念,品牌才能在关键时刻使自身产生相关性。

实现“让消费者着迷”的三个简单步骤

1. 将消费者视为人而非冷漠的交易对象。

大多数营销人员在进行消费者洞察时通常会问:“要付出什么才能让消费者买得更多?”他们采取一种交易的角度,这使得他们的关注点过于狭隘。他们倾听消费者的诉求,却听不到真正重要的东西——消费者在网络、社交媒体、评论和周边更广阔世界中的相互交流。也因此,很多公司对与消费者的深层对话充耳不闻,白白错失了与消费者建立起真正深远的相关性的时机。营销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消费者所在的世界,以便获得更多的关注度、黏着度和参与度。

市场敏锐度将是您在未来几年会经常听到的一个术语。它要求营销人员的关注面从大到小,然后从小到大,以真正全面了解消费者,从而获得进行突破性创新的力量,不再依赖渐进式的进步。

以Netflix为例。据Statista数据,该品牌通过采取“让消费者着迷”的原则重塑其业务品类,如今已成为50个国家中将近3330万用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成功来源于对人们喜爱的观看内容以及收看方式的敏锐洞察。这种对消费者的微观理解是通过基于行为算法的高度个性化和推荐来实现的。

“让消费者着迷”这一原则使得网飞公司能够创造出传统媒体永远无法想象的突破性业绩。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Netflix了解消费者希望畅快的观看新电视剧,并着重经营其内容发布策略。很快,HBO、亚马逊和Hulu也都效仿了这种做法。

2. 寻找与消费者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

在进行品牌建设时,大多数营销人员会问:“我们如何能够实现差异化以区别于竞争对手?”而奉行“让消费者着迷”原则的营销人都知道,通过寻找共同点,也就是消费者生活中的重要事物与公司宗旨之间的共同利益,品牌能够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和动机。

面对一群强大的竞争对手,GoPro将自己设定为代表了充满冒险精神的生活方式、能够制造科技产品的品牌,而不是作为一个科技公司推广给运动员。它专门为冒险爱好者开发了一系列产品。对这些冒险爱好者来说,分享他们在冲浪、滑雪、跳伞和赛车时的冒险故事与他们所进行的冒险运动本身几乎一样重要。GoPro点燃了消费者分享的欲望,使他们能够捕捉自己的精彩瞬间,与家人朋友共享冒险之旅。

随着用户生成内容的大量涌入,消费者自身成为了建立品牌的营销引擎。Gopro的举措大获成功。2013年,该公司的营销成本虽然仅增加4万1000美元,但其净收入却比上一年多出2800万美元。

3. 积极变革,满足消费者要求。

很多营销人员会问:“我们怎样才能把手头的东西卖给消费者?”坚持“让消费者着迷”原则的品牌以积极的态度拥抱改变,因为他们知道,延续相关性意味着动态思考和保持敏锐以对消费者需求进行预测。坚持“让消费者着迷”原则的营销人员在预测消费者需求的变动方向时,通常会问:“接下来我们的消费者会寻求什么呢,我们将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

消费者的需求和态度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竞争对手也会视图效仿其他品牌的成功。“让消费者着迷”的品牌通过积极感知消费者价值观的变化从而预测自身是否需要进行改变。对消费者态度变化的密切关注使品牌能够抢先一步抓住时机,以敏捷的思维方式在竞争中保持领先。

乐高的“让消费者着迷”策略使得该公司能够通过为孩子及其父母设想新的可能性来持续的建设品牌相关性。这家丹麦公司对游戏的未来了如指掌,被《快公司》杂志称为“玩具王国中的苹果公司”乐高的未来实验室分析了海量的全球数据,并进行了人种学的深入研究,以了解未来的方向。其多样化的产品组合不断发展壮大,陪伴玩家成长并保持他们的参与度。

面对日益激烈的数字娱乐的冲击,乐高与“哈利波特”、“星球大战”以及“幻影忍者”展开合作,成功的保持了消费者的参与度。乐高利用线上社区“乐高创意”邀请玩家为新的乐高玩具套装提供自己的创意,让消费者掌舵自我创新。“乐高创意”社区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创意,乐高则挑选出获胜者来制造实际的产品,同时给予发明者一定的销售分成。因拥有大人小孩都喜欢的故事情节、人物和幽默,乐高能够保证他们的品牌在创意游戏领域享有持续的相关性。


结语

“让消费者着迷”的公司意识到由消费者主导的世界与生活时时在改变。在“让消费者着迷”原则上,“适应或死亡”的理念对公司发展是最为关键的。如果他们没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他们将永远无法获得持续相关性,甚至可能面对完全相反的结果,即毫无相关性,这将是品牌最糟糕的命运。

观点

中国的私立医院如何实现品牌相关性

在Prophet铂慧去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中国消费者表示他们最为关注的两大民生问题就是家庭和健康问题,且对这两个问题的关注程度远高于对财富、事业成功和个人生活的关注。随着人口趋向老龄化,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慢性病和重大疾病发病率的提高,中国消费者对“健康”这样一个社会话题的关注日益增加不足为奇。

但Prophet在去年同期公布的中国地区首个品牌相关性指数却发现了令人意外的情况。指数直接对消费者进行调查,以便了解各品牌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在调查中,作为一个行业分类,医疗在与其他 26 个行业分类一同进行排名时垫底,并且在所有参与的品牌中,Prophet调查的私立医院品牌排名大都排在最后 10%。

然而在美国进行的品牌相关性指数调查发现,医疗在所有参与调查的行业分类中排名居中,一些品牌的排名甚至进入了前 100 名。

那么既然“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要,为何私立医院在中国的品牌相关性不高?

私立医院品牌的建立在中国面临的其中一个挑战与此行业当前所处生命周期有关。现阶段,中国的私立医疗机构主要集中在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而且主要为有能力购买私人保险的富裕消费者提供服务。此外,人们传统认为公立医院声誉更好,医生的质量也更高,所以过去大部分人都愿意选择公立医院。但是如今市场和行业都在发生改变。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许多居民都在寻求比公立医院提供的质量更好的医疗服务。他们希望获得更加便捷的预约、更短的等待时间以及医生对个人的更多关注。据估计,到 2020 年,旺盛的需求会将市场规模从去年的 2410 亿元提高至 1.1 万亿元。

此外,公立医院难以跟上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的医疗需求。因此,政府鼓励私立医院承担部分医疗服务的工作责任,以期望发展高效的公私混合式公民医疗服务体系。考虑到这些不断变化的因素,私立医院正在开始进入市场,未来很可能有越来越多的私立医院参与到市场中。

为获得更大的成功,私立医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我们从品牌相关性指数发现,美国医院品牌在三个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并且超过了一些领先的门类,因此排名比较靠前:

  1. “与个人建立情感联系”
  2. “拥有令人信服的理念”
  3. “服务可以打动消费者”

但在中国,私立医院没有在这些属性中的任何一个获得消费者的广泛共鸣;事实上, 医院的表现在这几方面可以说是最差的。鉴于此,初入市场的企业或现有市场参与者应取得这些关键性的连接点,以确保实现与中国消费者之间建立相关性。刚刚开始运营的公司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 建立情感联系消费者希望获得基础服务和信息以外的更多服务。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单凭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无法获得成功。如果消费者可以选择,他们就需要有选择的理由。建立与消费者的人际情感关系,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样有助于促进消费者的选择。
  2. 有一个清晰的理念。医院需要告诉消费者其存在的使命以及医院提供的服务。在“拥有令人信服的理念”方面排名最靠前的两个品牌分别是阿里巴巴集团和佰草集。他们都是中国的本土品牌,并有着较为清晰的理念: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佰草集的理念是“美自根源养有方”,意思是“美丽源自根本,并通过有效配方得到滋养”。消费者对这两个品牌的理念均比较认同,因为它们都将自身定位为不仅仅提供某个产品或服务的公司,而是基于共同的信念和理想而团结在一起的一个群体。私立医院应具有相同的指导方针并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使企业不仅仅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并且通过表达企业核心价值的方式与患者建立更密切的联系。
  3. 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打动消费者。走出医院,在更深的层面打动消费者,比如赞助当地慈善活动,围绕某个特定的原因构建社群。宜家家居是在打动中国消费者方面排名第二的品牌,一直通过各种社会活动践行“为大众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的公司理念。

结语

随着越来越多私立医院进入中国市场,构建相关性较高的品牌将会是获得成功的关键。确保品牌有一个可以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并激发消费者采取行动的清晰目标,才能使得医院获得长久的成功。

观点

互联式体验是中国家电品牌的发展契机

去年Prophet铂慧公布了首个中国品牌相关性指数,以了解在中国市场上对于消费者具有相关性的品牌有哪些以及背后的原因。其中一个关键的发现是:耐用品门类是备受关注的热门市场。

以耐用品为契机,打造品牌体验

中国品牌相关性指数调研的结果显示,表现较好的一些品牌都来自耐用品分类。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耐用品是中国消费者每天都要接触的品牌。因此,消费者将耐用品视为一种可以信赖的门类不无道理,要想获得简单的品牌体验,这些产品还是可靠的。另一方面,我们还发现消费者普遍认为他们很难与耐用品门类建立情感联系,而且这一门类一般也无法“打动”消费者。这些发现对这一领域的生产厂家和服务提供商而言无疑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有具有较高消费者相关性的品牌才会最终取胜

耐用品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的门类。但耐用品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日趋饱和。要想取得成功,需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找到尚未饱和的产品利基市场(niche market)
  2. 找到可以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的方式并为他们提供切实且持续的价值

具有较高相关性的互联网产品

我们的发现表明,发展智能技术以及提供可以让产品脱颖而出的利基市场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但我们从品牌相关性指数调查中了解到,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产品;他们需要的是可以与之建立情感联系、从中获得灵感的产品。在考虑互联网产品的发展机遇时,品牌必须突破简单的产品范畴,为客户提供实实在在的价值。我们与家电品牌的广泛合作经验表明,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提供互联网体验,进一步加大对这一方面的关注。

我们目前所处的情况如何?中国物联网概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互联网产品的现状。事实证明,中国消费者对互联网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调查发现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家居技术的热衷程度要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消费者。而且,中国消费者对创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断增高, GfK1分析师预测其本年度增长速度将倍增至4%,

正是出于这一原因,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各大品牌也开始理解互联网可以为客户提供的价值。本土品牌格力、海尔和小米就是很好的例子,所有这些品牌都在互联网产品方面下了很大努力,而且都已经开始构建互联网生态系统。现在,随着飞利浦等国际品牌进入市场,本土品牌不仅需要快速反应,而且还要明白采取以何种方式和措施。

Prophet铂慧与全球互联网家居市场客户合作获得的成功经验

Prophet曾与很多耐用品门类市场的客户进行过合作,家电领域的合作尤为突出。作为面临潜在机遇的行业,我们还特别留意了互联网和智能家居市场。我们了解到的关键信息是,互联网市场已经发生改变,我们正在从互联网家居向万物互联的生活方式转变。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实现互联,累加效应将超出互联网家居的范畴,势必会令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变得更加丰富。这就意味着,各品牌必须可以提供互联网产品以外的更多产品,打造可以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体验。关键的机遇在于,是否能够向消费者提供这些互联互通的体验。以下是我们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主要经验:

  • 各公司正在打造不同的品牌体验:硬件公司、娱乐品牌、家具用品公司、初创的数码公司、电子产品品牌等各种市场参与者都在采取不同的方式提供互联式的用户体验 — 雀巢、谷歌、亚马逊等多家公司在家居领域各展奇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 打造产品和用户体验时,要把消费者放在首位:消费者现在面临更多选择,对功能、优势和便捷性的要求自然就会提升。他们需要产品可以适应他们的喜好。如果产品不能满足需求,他们就会自行尝试修改,或者直接弃用
  • 便捷性和价值胜于连通性: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互联网产品所提供价值的关键推动因素。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消费者首先关注的是他们获得的实际用户体验。生产厂家和服务提供商需要确保产品 1) 可以大幅提高便捷性 2) 可与其他互联网产品无缝连接,搭配使用(它们需要具有互操作性)
  • 互操作性还将是超越竞争对手的关键,而这就需要依赖互联网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将是保证用户忠诚度的关键推动因素,消费者希望他们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实现无缝交互,提供这种便捷性是实现较高消费者粘度的关键


结语

如果需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耐用品市场脱颖而出,互联网市场正是一个大好机会。更确切地说,品牌需要通过打造互联式的用户体验,与消费者建立长久的情感联系;通过向他们提供真正的价值,在市场中实现较高的品牌相关性。在中国推出智能产品,可以考虑以下关键的方面:

  1. 打造产品和生态系统时将消费者放在首位
  2. 与“连通性”相比要更加注重便捷性和互操作性
  3. 实现生活方式的互联,而不仅仅是家居用品的互联。考虑互联式体验所有可以增加价值的方面,包括产品、服务、价值链。如此,品牌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观点

Altimeter:2017年13个关键的数字化趋势

Altimeter公司(Prophet铂慧旗下专业研究机构)每年都会公布商业领导需要考虑的年度顶尖科技、商业和数字化潮流名单。2017年度的名单中,每一位分析师都带来了他们各自关于2017数字化趋势的看法以及需要大家关注的地方。

今年的名单包含了来自四位分析师的13个观点:

来自Charlene Li,首席分析师

进入2017年,我和一些商业领袖就数字化和颠覆性到底意味着什么交换了意见,以及这些领导如何制定战略和营造文化来回应这一新的思维方式。比以往更强调的是,给予顾客高度关注并且与之匹配的公司使命和价值观必须是引导准则。以此为基础,以下是我关注的新兴数字化趋势:

1.顾客体验成为CEO和董事会的战略重心

众所周知,为消费者营造有激励的体验(CX)是核心。但是公司应该投资在哪些方面呢?如何衡量顾客体验是如何影响底线的?顾客体验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仅仅是市场、产品设计和研发部门要关心的东西了,而应该是所有领导者以及所有董事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顾客体验应该被看作是必须给予战略性关注和投资的战略性资产。若没有这样的认识,顾客体验将继续只是作为顾客接触点的优化进行讨论,而不是成为创造更深的顾客关系的关键环节。
在2017年需要做出的一个简单行动就是把顾客体验衡量作为所有雇主和员工的首要工作,哪怕只是衡量最基本的例如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无量化则无管理。如果对于你的公司而言,顾客体验确实重要,那么就要在你的工作指标中体现出来。

2. 沟通、宣传、讲故事都要注重可信度和忠诚度

随着十多年前社交媒体的出现颠覆了我们联系和沟通的方式,营销人员和(企业)领袖也需要适应新的思维和技能。我们很快就要看到这场革命即将进入另一个阶段,并由两个进步所推动。

第一个是Snap(2017年年初IPO),这家公司的名字已经成为了一个动词,意思是抓住正在发生的瞬间。它的新产品Spectacles by Snap让第一视角视频的制作和分享更加容易(这项技术是由GoPro等公司兴起的)。

但是更重要的是从公共空间到更加私密的讯息平台例如Snapchat、WhatsApp 和Facebook Messenger的转变。各家机构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与它的粉丝对话,这种方式相比当前那种发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由公关书写冠冕堂皇的方式(大多数)要更真实,更自然。

与此相类似,人们也不再会为特朗普总统每天发推特的行为感到震惊,而是把他看作一个运用交流平台的高手。特朗普使用推特也让企业和企业的领导们胆子大了起来,开始思考他们应该如何运用数字化平台发起和推动新的变革。

如果有企业领导不愿意接受数字沟通平台,不论是从表面还是内心,那么该企业都会不敌那些企业领导愿意接受数字交流平台的竞争者。如果你们公司的领导还主要用电子邮件沟通,那你就要为他们的管理探索新的数字化的方式了。

3.人才之争和文化变革越来越依赖于技术

过去二十年的技术进步惠及了市场、运营和供应链。但是利用科技去管理机构最宝贵的财产——人力,却是人力资源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产物。

随着数字化的市场专业技能开始支持人力资源人才数字化,网上招聘已经从仅仅做筛选发展成为培养雇佣前、雇佣中和雇佣后的关系。注重把自身建设成为更加灵活敏捷、有突破性的机构都在使用例如Slack、甚至是SharePoint这样的平台,来维系和统一员工。

如果2017年要实现大跨度的战略目标,一定要确保人力资源部门有强大的数字化能力,能够雇佣到合适的人才和培养企业文化,这两点是保证计划能执行的关键。

来自Susan Etlinger,行业分析师

2016年是人工智能的分水岭。谷歌的“阿尔法-狗”战胜了世界冠军选手;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完成了首次商业试驾(143英里!);微软的研究人员宣称在连续语音识别中达到了与人同等的水平。
2016年同样也有很多挫折,大肆的炒作,还有痛心的失败,例如微软的聊天机器人Tay,在推特上通过与人互动来学习,最后在不到二十四小时内就变成了一个散布仇恨的种族主义者,让人难堪。此外,我们也应该还记得Facebook因为对于传播假新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而广受诟病(现在Facebook已针对此事采取行动),以及这些假新闻还很可能影响了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

4.功能面窄的,少炒作的人工智能使用案例是机构真正的机遇。

2017年大家会看到更多酷炫的人工智能使用实例,会收到别人发送的关于新故事的链接以及询问为什么你们还没有使用它们。大家可以觉得好玩,可以觉得受到鼓舞,可以觉得不高兴,但是不要受到干扰(除非你是为谷歌、微软、Facebook、亚马逊,还有IBM等等工作)。

最有趣的人工智能应用实例往往是那些数据科学家称之为“弱”,或者“单一”的例子,例如那些只能非常非常好的解决一个问题的技术(而不是那些雄心勃勃却不真实的“强大”或“通用”的多用途人工智能)。

5.不要把“弱”和“不重要”混为一谈。

例如:优化营销预算,降低顾客流失,销售模式预测,智能化知识库/图表库,软件自动化,智能医疗诊断。这些也许不会博得头条,但是这些是在炒作之下实实在在的机遇(至少现在看来)。

6.人工智能会创造一个只看数据拥有与否的时代

诸如谷歌和Facebook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创造大量的关注就在于他们清楚数据是商业的核心。他们掌握了海量的数据,并且战略性的处理这些数据。正如工业革命依赖于煤炭的获取,数据就是能让机器学习,行动,再学习的动力。

正因如此,人工智能是企业数据战略的必备功能;而数据战略——如何收集、应用、比较、存储数据以及数据存储期限——都是人工智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我们会发现新经济体以数据作为一种资本形式(哪怕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显现出来)。关键是拥有充足的数据、正确的数据、获得正确数据的途径、关于数据的正确科学知识和技术人才。

最重要的成功标准就是能否在企业中清晰明确那些机器学习最能解决的问题。因此,随着机器学习越来越普遍,那些无法获得核心数据的机构和公司都会在竞争中处于下风。略微改编引用乔治·桑塔亚那(George Santayana)的话就是:

那些不能[通过机器]从过去中学习的终将重蹈覆辙。(Those who cannot [machine] learn from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

7.要把规范合理使用数据看作顾客体验的一部分。

不管你把这些问题看作是隐私、伦理、数据使用确认、算法透明性、防止偏见、信任、企业社会责任或者甚至仅仅是个性化,保证机构的数字化战略所使用的数据和使用的算法是透明的、值得信赖的、人性化的以及公正的、以及和公司的整体战略一致都至关重要。

这不仅仅是隐私问题,而是一个新的领域。2016年有太多机器学习跑偏的例子,以至于很难选择出一个来作为典型。可以这样说,他们都会影响到顾客的信任,甚至潜在的顾客净推荐值(NPS)以及其他的商业指标。为了避免意想不到的后果,人工智能的布局要有前瞻性。

思考下面的例子,如微软的Tay,或者是在自动巡航模式下丧生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司机,或者是针对Flickr照片所自动生成的冒犯性标签的强烈抗议。这些都需要新的工序流程,新并且覆盖更广的政策,以及工程、市场、战略、人力资源、法务、合规和各行业专家的通力合作。

来自Ed Terpening,行业分析师

从我们2016年社交产业现状的研究(2016 State of Social Business)中可以看出,我们对社交媒体作为商业工具的应用还处于早期。在各个社交网络可以在仅仅几个月时间里互相复制对方最好的软件功能的市场里,新兴并可以与社交方式和新商业模式同步的硬件就可以区分主力选手,并且为那些行动迅速的品牌提供创新的大好机遇。

8.物联网区分社交平台

2017年对用户数和用户参与度的争夺会更加激烈;但不是通过软件,而是通过硬件。Facebook对受欢迎的社交网络特点功能的复制例如Snapchat,是2016年的持续话题。这也导致了新兴创新型平台的独特功能的商品化。

软件复制相对简单——这也是2017年平台将由硬件区分的原因。Facebook在虚拟现实上押宝Oculus以及Snapchat新出品的Spectacles镜头就是例子。鉴于硬件开发要比软件开发时间长,我们可以看到新兴的颠覆者——或者财力雄厚的行业巨擘例如Facebook——通过硬件改变用户的选择,以及改变社交网络领军者格局。

除了关注社交网络所拥有的硬件例如Oculus之外,还要寻求与通用的物联网设备深度结合,例如:谷歌的Home,亚马逊的Alexa, 微软的API 以及苹果的SDKs。

企业旨在成功就要看得更远,而不仅仅是社交的“媒体”属性,而是需要从顶层考虑整个不断壮大的社交生态系统。他们还会挖掘社交数据去更好的把握创新产品,优化顾客体验的机会。每个品牌内部都必须有数字小组,而这些小组必须在软、硬件SDK/API上都是专家,可以直接获得相关功能和数据,让他们的连接设备和服务更加强大。

特别要注意的是,品牌必须要思考社交设备新的场景性的使用案例,例如Spectacles, 消除了社交参与中的矛盾。例如,在零售店中,你将如何发现、鼓励并且回报那些在你店里使用这些装备的顾客呢?随着我们不再仅仅使用电话而是使用更多的新设备去分享生活体验,我判断通过社交途径分享即时故事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9.事实真相的数字化仲裁

这个问题需要追溯到1996年的“千年数字版权法”(DMCA)旨在严厉、全面的立法以监管数字化(当时美国升级了版权法以反映信息能通过网络迅速、广泛传播的现实)。DMCA的一条核心条款就是“安全港”条款,旨在保护信息传播点(网站)免受侵权诉讼,如果该网站为版权所属者提供了上报侵权的途径。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当下,知识产权(IP)以受版权保护的形式是比较安全的,不安全的是信息的真实性。美国总统大选就暴露了一个一直存在的问题。受顾客对“自由”内容的期望的驱使,以及必须有大量广告来支持的需求,只要能争取用户点击,假信息也能像真信息一样产生效益。尽管谷歌和Facebook企图通过用户举报在前台打破这一循环,在后台抵制这些寄生生意带来的进账,政府的某种程度的干预也是可能的。我们可以期待,欧洲会先有所行动。

10.社交商业回归

“社交商业”——是的,再次提及。但这也是我们不能不聊的话题。诸如Facebook一类的社交平台开始慢慢接近搜索和内容广告增长的顶峰。保持这种难以置信的收入增长会带来巨大压力,因此社交平台需要进一步向市场的终端靠拢:销售。

可惜的是,社交商业真正运作的案例不多,主要有两个原因:顾客理解的社交网络不包含商业;并且这个领域里缺乏创新。Twitter昙花一现的“购买按钮”就是缺乏用心思考的例子。想照搬在别的领域(尤其是在网络领域)已经有效的商业途径却没有考虑到社交网络的独有本质,也不符合用户的预期。

社交图谱——以及围绕它的商业——可能会是还没有被有效利用的核心区分因子。考虑到一个新兴的颠覆者要想复制整个社交图谱会是何等的困难,2017就要靠Facebook寻找正确的用户参与模式了。

看好Facebook会继续投资Facebook Messenger, 通过Messenger他们可以两边受益:通过用户在Facebook的社交参与度持续建设社交图谱,并运用通过Messenger、Facebook登录和用户程序接口(API)产生的数据创造新的非干扰的商业途径。

为了在社交商业领域前进,品牌应该投资Facebook Messenger的新兴的参与模式,例如直播视频和聊天机器人。试想组建一个关注对话性商业的团队。 这种想法可以运用到社交和家庭物联网设备,例如亚马逊的Echo 和谷歌Home。

来自Omar Akhtar,分析师和总编辑

在目前正在展开的内容策略研究之外,我会关注关于数字广告和浸入式体验的研究, 寻找品牌可以利用的商机和实例。我会继续关注营销科技,特别是从顾客体验的角度。这就意味着要研究并不是只着眼于营销的技术,而可能关注能统一操作和各个销售数据、服务和营销的技术。

11.内容战略,而非内容营销

2017年我们会发现更多的公司从“内容营销”向利用内容实现超越市场营销目标的方向进步。如果第一条由品牌出品的内容的目的是提升品牌知名度或者是让品牌更健康,那么现今数字内容有了更多的用处。这就包含加强顾客社区,推进透明度和忠诚度,帮助招募人才,提升顾客支持和产生直接的收入。
在我们2016年数字内容现状研究报告(2016 State of Digital Content)中,80%的企业认可或者部分认可他们有适用于整个企业的统一的内容战略,70%的企业在努力围绕内容战略统一各个团队。这些数据都清晰的表明了内容不再是一个营销的游戏。

12.数字战胜电视

今年是数字广告花费超过电视广告的第一年(至少北美是这样)。企业最终明白花费在数字广告上的钱回报比投放在电视上更高。

这并不是说电视广告会死,大型赛事例如“超级碗”或者热门电视剧例如《行尸走肉》仍然可以向试图接触广大观众的企业收取巨额广告费。但是我们仍然看到很多企业做了与“超级碗”相关的广告却无需支付巨额的广告费(参考Newcastle 啤酒2014年的案例)。

有趣的是我们所认为的“电视”其实已经被归作“数字”,例如Netflix, HBO 和Hulu。这意味着数字广告不仅会持续超越电视广告,并且两者之间的边界也会日趋模糊。

13.实时直播!

如果视频在2016年大热,那么实时视频将会在2017年大放异彩。今年我们首次通过Facebook和Twitter网络直播了总统大选辩论。而其实,直播是少数Twitter今年押宝并且产生回报的项目之一,Instagram也带着自己的直播视频功能紧随其后,努力要胜过Snapchat。

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公司尝试使用直播。潜在的使用项目包括记者会,投资人会议,产品发布,季度报告。直播具有真实性,因为它是实时发生,并且未通过后期处理。这也解释了直播在用户中的魅力——并在持续的增长——用户已经厌倦了那些光鲜亮丽的处理图片和编辑文字。


结语

正如你所读到的,我们期待着2017年会是数字化领域有着重大转折的时候。企业和企业领导层需要采取方法来利用数字化推动业务增长,建立品牌知名度和改进用户体验。

观点

正确管理品牌接触点的五个步骤

要提升品牌体验,公司需要找到优先接触点,接着改善尚未进行品牌化的接触点。

品牌体验作为关系的本质,由品牌接触点产生。只要一个人在市场上与品牌有互动,品牌接触点就会产生。要提升品牌体验,公司需要找到优先接触点,接着改善尚未进行品牌化的接触点。

进行品牌接触点管理的五个步骤:

1. 识别已有的和应有的品牌接触点

通过传播项目、公关运作、客户接触点(如客服,会计,赞助)或者以客户为中心的项目,企业可以掌控接触点。品牌接触点也可以是外部的,由零售商控制,也可以由像《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这样的第三方运营,或者由领先的网站操作。

2. 评估品牌接触点

对所有品牌接触点进行内部评估,确定哪个管理得当,哪个尚有不足。各个接触点分别归哪个公司部门管辖?如何管理?由谁具体负责?根据内部预期、外部预期或者竞争情况,确定每个接触点品牌体验的传达效果。需要调整哪些资源和规划来改善效果?

3. 研究品牌接触点对客户的影响力

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客户进行整体研究,确定哪些品牌接触点在客户决策与体验方面影响最大。他们对接触点的需求和期待有哪些,公司是否已经提供?让客户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描述接触点和评价品牌体验——不要向他们灌输语言和观念。让他们描述理想中的品牌接触点的体验。接受现状会阻碍客户识别可改善的品牌接触点。

4. 进行品牌接触点优先级排序和平衡

应根据接触点项目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的大小来进行优先级排序——接触点体验在品牌提升、品牌价值主张和客户忠诚度方面的重要性;品牌体验不足的程度;对体验进行改进的成本及可行性方面的合理度。

5. 制定一个品牌接触点行动计划

对优先级高的接触点,要明确其目标和负责人,并分清责任。此外,还要制定和实施改善接触点体验所涵盖绩效度量的规划,规划需要跨越多个职能部门,同时与其他接触点体验相契合。

要改善客户的品牌体验,应该努力做到简单可信

客户需要简便的品牌接触点体验,易于使用、导航和理解。他们不喜欢复杂、信息量超载以及感到挫败。简单的力量体现在对客户决策的影响上。《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发表的一份研究表明,在信息传递简单、相关方面,得分在前25%的公司,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性提高86%,推荐给别人的可能性提高115%。

围绕搜索设立的接触点尤其容易带来复杂和不便,也不能进行品牌比较。认识到这个事实的一些汽车品牌,提供了可将他们的品牌与其他可供选择的品牌进行比较的功能。能够降低决策复杂度的事物都会受到欢迎。戴比尔斯(DeBeers)用4个C(切割、颜色、净度和克拉)来组织复杂决策。伊卡璐草本精华(Herbal Essences)根据头发类型和发色护理需求提供购买指导,以简化决策。如果信息的传递能够为品牌建立相关性,就很有价值。例如,ShoeDazzle.com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信息(如最喜欢的时尚偶像和鞋跟偏好)来提供购鞋建议。

客户也想掌握关于品牌的可靠信息,并希望就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比较获得指导。来自客户的信息通常被认为是最可信的,因为这是基于没有商业偏见的实际体验。例如,迪士尼乐园(Walt Disney World)通过妈妈社区(Moms Panel)来解答关于迪士尼度假的相关问题。杰西潘尼(JC Penney)发布青少年的购物体验(称为“淘货”)视频,让消费者了解买什么、为什么买。特波税务软件(TurboTax)提供10万多个对其产品的原始评论,帮助客户找到与他们的需求最为相关的评论。萨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货店(Saks Fifth Avenue)信赖评论专家,让时尚作家戴娜·里格斯(Dana Riggs)为消费者提供时尚建议。贝蒂妙厨(Betty Crocker )有一个“问贝蒂”(Ask Betty)论坛,提供行家指导。


结语

改善每一个接触点的品牌体验,是建立和稳固品牌关系的一个方法。接触点在传递品牌化体验方面若出现任何闪失,都会为客户忠诚度带来风险,为竞争对手提供可乘之机。相反,品牌在接触点上表现优异,就能够将客户忠诚度转化为品牌发展的动力和商业优势。

更多相关文章,参看Prophet总裁Michael Dunn和首席发展官Scott Davis合著的《品牌驱动力》(Building the Brand Driven Business)一书。

caret-downcloseexternal-iconfacebook-logohamburgerinstagramlinkedinpauseplaythreads-icontwitterwechat-qrcodesina-weibo 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