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专家圆桌:全球品牌本土化的四大新法则
四位品牌领袖畅谈他们如何通过一系列举措,在加深消费者执着、建立动态品牌体系、激发本地创新和强化文化认同等多个维度上,使全球品牌更显真实,且更具效率、敏捷性与未来竞争力。
在亚洲市场,本土化已不再是差异化优势,而是基本门槛。品牌早已掌握如何根据本地市场调整营销活动、语辞信息和视觉表达。
但随着企业增长压力加大、客户期待不断变化,品牌所面临的挑战已不再是“要不要本土化”,而是“如何在不稀释品牌资产的前提下,使本土化举措更高效”。
快速数字化并由AI驱动的个性化营销手段以及愈发成熟的消费者等因素正在重塑当下的市场格局。许多企业精简组织架构,以此提升效率,却在敏捷性与治理之间顾此失彼。
新的挑战在于:如何找到一种尊重品牌内核、保持全球一致性,却又张弛有度的本土化模式。
我们邀请了四位资深品牌领袖展开对话,分享他们在本土化新阶段的实践与洞察:

Andrea De Vincentiis
总经理、全球品牌合作总监兼区域品牌总监
汇丰银行 (HSBC)

John Toomey
亚太区 (不含中国) 首席商务官
万豪国际 (Marriott International)

Rebecca Marino
助理副总裁、资深品牌战略顾问
FM

Maria Shopova
资深市场战略合作伙伴
FM
1. 从“以客户为中心”到“执着于消费者”
Prophet铂慧的最新研究显示,“执着于消费者” (Customer Obsession) 是推动“非凡增长”的关键动力。在过去五年中,实现行业平均增速两倍的公司均具备这一特质。
然而,实现“执着于消费者”的手段本身也需要不断演进。传统调研方法已无法跟上消费者如今发现品牌、与之交互和作出评判的速度,多维度的实时聆听 (real-time listening) 变得至关重要。
“对我们而言,本土化就是要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这在于创造情感连接——不仅通过视觉或语辞表达,而是通过打造完整的品牌体验去实现。”
Andrea De Vincentiis,汇丰银行
品牌正重新思考如何收集并运用消费者洞察。万豪在本地市场、区域团队与总部之间建立了双向反馈机制,并通过 Guest Voice 客户体验平台实时捕捉洞见。
“我们建立了一种聆听、学习、演进的闭环,以此确保地区战略不仅符合全球标准,还深度贴合本地文化。在我们看来,这才是构建长期影响力的关键。”
John Toomey,万豪国际
全球商业保险公司 FM 通过市场脉搏调查 (Market Pulse Surveys) 在新品牌发布后持续追踪各区域的表现。
“本地相关性不是一次性的达标,而是一场持续的对话。尤其在B2B领域,品牌与客户的互动往往建立在深度人际互动之上,微妙且复杂。因此,我们需要不断验证,确保战略始终与本地团队和市场产生共鸣。”
Maria Shopova,FM
除了实时聆听,企业还必须密切关注当今消费者发现品牌的方式。随着生成式 AI 的兴起,仅依赖传统媒介进行传播已远远不够——品牌需要建立 AI 搜索引擎优化 (AEO) 策略,确保在全球大型语言模型 (如 OpenAI、Claude) 以及区域性平台 (如中国的 DeepSeek、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韩国的 Exaone、东南亚的 Sailor2等) 上,都能展现真实一致且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品牌形象。
2. 从“静态品牌手册”到“动态品牌体系”
随着企业深入多元市场,僵化的品牌规范可能遏制本土市场的活力。前瞻的领导者正转而打造动态的品牌体系,以此严格守护品牌内核,同时赋予本土市场灵活应用和落地品牌策略的空间。
FM 与铂慧合作焕新品牌,并统一全球品牌战略。在全面的品牌指南与“品牌中心”平台的支持下,焕新后的品牌已成为强化内部协同与精准落地外部传播的关键枢纽。
“在与代理合作伙伴执行营销方案时,我们会将‘品牌中心’作为合作启动流程的一部分,确保他们能深刻理解并鲜活应用品牌指南,这取得了斐然的成效。”
Rebecca Marino,FM
万豪国际旗下拥有超过 30 个酒店品牌。为确保全球范围内的统一性与灵活性,集团为每一品牌都精准描绘了坚实的品牌战略框架 (brand house)。
“我们借助统一的品牌战略框架与指南,来平衡全球品牌使命与本土文化诠释。每个品牌的全球使命毫不动摇,但我们赋能本地团队,使其能够调整品牌使命的表达方式,以契合当地的文化期待。”
John Toomey,万豪国际
汇丰银行近期的全球营销活动通过其标志性的“A-hex-B”视觉符号,生动诠释了定义明确的品牌体系所能赋予的灵活性。

图片来源:汇丰银行
“我们采用的‘A-hex-B’设计结构,将视觉元素与我们标志性的六边形联系起来,极具辨识度。各地团队可以量身定制最能引起本地共鸣的标题,但整体的视觉风格和核心信息仍保持一致。适逢汇丰银行160周年,我们还设计了一个特别的纪念标识,供各市场灵活使用,以庆祝他们自己的里程碑。这是一种既保持全球关联,又彰显本地个性的方式。”
Andrea De Vincentiis,汇丰银行
3. 从“本土化战略调整”到“全球创新中心”
本土化举措已超越简单的战略调整,正成为全球创新的源泉。在亚洲市场,本土领军企业兼具敏捷大胆和文化融通的优势,全球品牌仅靠营销活动或产品包装的调整已难以取胜。亚太市场已成为创新的试验场,而成功经验正走向全球。
万豪国际在亚太区市场率先推出“万豪小护照”,后来成为了全球“万豪家庭计划” (Marriott Family Program) 的蓝本。

“本土市场是创新的沃土,使万豪的全球品牌战略始终保持活力与相关性。我们致力于营造开放协作的企业文化,将各地的优秀创新融入全球战略体系之中,以此确保旗下品牌始终保持前瞻性与灵活性。”
John Toomey,万豪国际
同样,资生堂在中国市场推出内服美容品牌INRYU流之律与医疗美容品牌RQ PYOLOGY律曜,也为其全球创新策略提供了借鉴。
4. 从“运营协同”到“文化认同”
精简组织架构能提升效率与速度,这在快速变化的亚太市场至关重要。但真正的本土化不仅在于流程,更依赖于治理机制与企业文化协同发力。
“如今,品牌不再只是企业高层所拥有和控制的,它更由每日与之互动的人们所塑造:顾客、员工、社群。品牌已演变成更具动态性的概念,其影响力早已突破地域界限。”
Andrea De Vincentiis,汇丰银行
FM 借助品牌焕新推动了组织文化和员工参与——员工现在更乐于提问,表现出更强的好奇心,并自觉肩负起践行品牌精神的责任。
“新品牌的发布将员工对品牌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在,提出品牌相关问题的员工比以往更多——不仅因为它是全新的,更因为他们更在乎,并希望把事情做对。”
Rebecca Marino,FM
正如 John Toomey 所强调,治理应是赋能而非限制:
“为了在有效扩展本土化举措的同时不迷失品牌核心,CMO应建立清晰的品牌规范,界定本土化的范围和边界,同时赋能本土团队进行创新。”
John Toomey,万豪国际
品牌本土化的新法则:从“本土化”到“本土主导”
在亚洲市场,本土化已从一个战术性举措发展成为战略性的增长杠杆。这要求品牌遵循一系列全新法则:
- 通过数据预见文化变迁,而非被动应对。
- 制定灵活的品牌框架,而非死板的规则手册。
- 让创新双向流动,将亚洲视为全球孵化器。
- 培育文化认同感,让本土化举措不止步于营销团队。
结语
对于能够灵活掌握这些新规则的品牌而言,本土化将不仅是赢得市场相关性的手段,更将成为引领市场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