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Peter Dixon加入Prophet铂慧亚洲团队:关于创意、文化与品牌体验未来的对谈
Peter Dixon在品牌战略和体验设计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与独特视角,他带着二十余年的资深经验从北美来到亚洲,我们在本文中分享了他的洞察。
Prophet铂慧高级合伙人兼执行创意总监Peter Dixon,近期从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搬迁至香港,加入铂慧亚洲团队。凭借横跨建筑、设计与品牌咨询的资深背景,Peter在工作中融合了多维视角。他领导的项目屡受嘉奖,涵盖品牌体验的各个层面,包括战略开发、原型设计、客户体验和产品创新。
Peter对亚洲市场并不陌生,他曾与包括易买得 (Emart)、三星 (Samsung)、日产 (Nissan)、沃尔玛 (Walmart) 在内的领先企业合作。在本次专访中,他与铂慧高级合伙人、亚洲区负责人Alan Casey共同回顾了自己作为战略顾问、创意人和开拓者的职业旅程,并分享了亚洲市场最令他振奋与期待的地方。
当你迁居香港,你最期待如何助力亚洲企业?你在亚洲的过往经验又如何影响了你对品牌与体验创新的看法?
Peter Dixon: 我职业生涯的起点是离岸工程建设,那时我曾在东南亚、印度和中东地区长期生活和工作。虽然那段经历偏技术性,但它激发了我对艺术、文化和设计的好奇心,也让我更早体会到文化语境如何深刻地影响人们体验世界的方式。
在铂慧,我多年前参与香港办公室的创建,亲眼见证亚洲企业如何既根植于传统,又能迅速拥抱新的增长模式。
例如,我们曾与韩国领先零售集团易买得合作。为了应对当地零售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我们从董事长的草图出发,仅用100天就把一个新零售业态从纸上概念变为第一家门店的开业。我们将这个全新的零售体验概念起名为Traders,一经推出便大获成功,在三年内拓展到10家门店,并成长为一个市值10亿美元的品牌。

铂慧帮助易买得在短短100天内实现了一个全新零售概念的落地
在亚洲,还有很多雄心勃勃的品牌能在复杂环境中将大胆想法转化为成功案例。能在这个交汇点工作让我倍感振奋。我希望将铂慧全球的非凡增长方法,融入亚洲市场独特的节奏、创造力与雄心。
回顾职业生涯中最自豪的项目:哪些因素让它们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原则又如何应用于当今亚洲企业?
Peter Dixon: 真正改变我职业轨迹的,是2000年为日产经销商网络所做的品牌重塑。这次经历让我明白:赢得信任,并不在于你是否拥有最厚的作品集或最丰富的经验,而在于能否带着清晰的方法、动人的故事和良好的化学反应走进会议室。
这种体会延续到我之后主导的其他重要项目——从麦当劳 (McDonald’s) 到百威英博 (AB InBev) ——我们始终把严谨的战略与大胆的创意结合起来,推动规模化的影响。

铂慧帮助百威英博清晰诠释“敢梦敢创,未来共喝彩”的宏大使命
对今天的亚洲企业来说,我认为同样的原则依然适用:以洞察为先,通过讲故事建立信任,并打造既能引发本地共鸣、又能传递全球的品牌体验。
在社交电商与人工智能盛行的今天,为什么你认为实体体验仍然重要?企业又该如何在亚洲的新零售环境中平衡数字效率与人性化体验?
Peter Dixon: 与普遍观点相反,我认为我们正处于零售业的黄金时代。随着数字渠道带来极致的便利,真正被淘汰的不是实体零售,而是糟糕或缺乏深思熟虑的零售。
尤其在数字化转型极速推进的亚洲,实体体验的角色必须更具沉浸感、语境感、奖励感和个性化——让顾客即使在与机器互动时,也能感受到被认可与尊重。同时,人工智能将在品牌和客户体验的未来中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在品牌与体验的创造方式上,还是在与客户的互动中。AI能够让体验更轻松——更快、更便捷,也能让体验更出色——更个性化、更有内容、更难忘。关键在于设计出能兼顾两者的体验:既具备数字化的效率,又保有人性的温度。
香港位于东西方商业文化交汇点,你将如何帮助客户在多元的亚太市场加速增长?
Peter Dixon: 我始终相信要打破战略与创意之间的壁垒。在铂慧,我们建立了更灵活的全球化团队,聚集我称之为“创意型战略家”和“战略型创意人”的跨学科人才。这种模式让我们能够跨越纽约、伦敦、香港等地无缝合作,更快地从洞察激发出富有影响力的成果。
香港,正因其东西方交汇的独特位置,成为这一方法的最佳视角。这里的客户既要面对多元市场及其文化差异,同时也需要讲述统一的全球故事。我们的使命,就是将战略的严谨、创意的力量以及跨文化思维的敏捷性结合起来,帮助他们实现非凡增长。
结语
Peter的加入为铂慧的亚洲团队注入了全新的增长势能。他将创造力、文化、战略严谨与开拓精神相结合,帮助企业打造真正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品牌体验。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帮助客户在多元市场中实现非凡增长,创造更具启发性与影响力的品牌故事。